top of page
把被占掉的音乐课都还给你
把被占掉的音乐课都还给你

4月18日周五

|

Zoom 在线课程

把被占掉的音乐课都还给你

12 周每周一会,每次 75 分钟,共 12 期, 带你从音乐史、音乐理论与音乐美学三个角度出发,重新建立你和音乐的关系。深入的话题将涵盖: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艺术音乐“听不懂”?什么才算“懂”?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吗?音乐家们是如何听音乐的? 音乐是如何表达情绪的?除了氛围和感觉,音乐还能表达什么? 音乐的意义如何构成?除了歌词,我们还能从中获得其他确定性的意义吗?这些意义又是如何达成沟通的? 音乐欣赏到底能带来怎样的快乐?审美是为了判断好与坏吗?谁来决定什么是“好”?什么是“坏”? 每节课我还会分享“一人一演” :一个音乐人(可能是作曲家、演奏家或团体)和一次被记录的演奏(某场音乐会现场录像或录制的CD)。每次课之后设有 10 分钟自由畅聊时间,供大家交流或提问。

時間和地點

2025年4月18日 GMT-7 19:30 – 2025年7月04日 GMT-7 19:30

Zoom 在线课程

關於本活動

你是否曾在嘈杂的日常中,突然被一段没有歌词的旋律打动,觉得它好像刚好说出了你的心情?

你是否曾想靠近那些所谓“高雅”的古典音乐,却发现每次坐进音乐厅都像走错片场,仿佛看到哈利·波特大战三体星人,一边想鼓掌一边又怕打扰人类文明的命运——音符听不懂,节目单看不懂,连观众鼓掌的时机都把握不好?

你是不是也曾学过乐器,练琴练到想摔谱架,结果多年下来,发现自己不仅没爱上音乐,反而只记得了手指的疼和节拍器的滴答声?

其实问题不在你,而是我们都错过了一堂本该属于我们的音乐课。她当年被语文老师、数学老师,还有那些“这节我们上自习”的班主任无情霸占了。那堂课不是让你死背乐理、强记年代的,而是让你学会一件简单又深刻的事:如何真正去听,去感受,去和音乐发生关系。音乐不仅仅是商品化的快消产品,它从来是人类最自由、最诚实、最动情的表达方式。


我是品澍,一名旅美青年钢琴家,也是一位还没从“乐痴”这个绰号中毕业的乐迷。小时候听音乐太过投入,常常忽略周围人的说话声,结果被老师笑称是“走火入魔的小‘聋’人”。后来弹着弹着,听着听着,我发现,音乐真正打动人的地方,从来不是那些背景知识或文化价值,而是某个瞬间你突然被它击中灵魂,却又说不清为什么。

在这门课里,我不仅会带你穿梭音乐史,也会在每一段旋律中停下来,听听它的呼吸。我们不仅听巴赫和贝多芬,也会聊聊爵士、流行、实验音乐,甚至是你在地铁、电梯、电影片尾偶然听见的那些旋律。最重要的是,我会邀请你走进我的音乐世界,和你分享我一路以来的私人经验与感悟。


門票

  • 普通票

    形式:Zoom 在线课程(可私下索要回放链接)+微信群交流 时间:4月 18 日起每周五晚 7:30(美国西部时间 / PST),每周六上午 10:30(北京时间) 参与方式:随时加入,自由退出,灵活跟上进度 参与门槛:无需音乐学习基础,欢迎零起点听众 支持方式:这是一门半公益性质的课程,如果你喜欢、愿意支持我的时间与心力,欢迎以“你所在城市两杯大杯星巴克拿铁的价格”进行支持。 美国:$15 / 每次(以洛杉矶为例) 中国:¥70 / 每次(以国内一线城市为例) 📩 支持方式:入群后看公告栏即可

    US$15.00

總計

US$0.00

分享此活動

bottom of page